僑愛佛教講堂創始信徒
──李德民、馬澤芝伉儷 景仰成一老護寺如護家
8 月20 日,僑愛佛教講堂住持自莊法師帶領天仁法師與福田功德會員,探訪信眾李德民、馬澤芝夫婦,倆人雖然逾八十高齡,仍精神奕奕,高興地和大家分享和僑愛佛教講堂的因緣。
「這些話,我從來不曾告訴別人,今天師父們親自來訪,我要跟你們說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馬澤芝居士這番話,讓來訪的眾人豎起耳朵。
她面向天仁法師說:「成一老和尚往生之後,為了講堂負責人變更事宜,師父您不是曾經帶著天蓮法師來嗎?那一次,你們下車的時候,我看到老和尚和許多身著袈裟的大和尚先進門,一直往後走,我以為他們要去淨房,所以沒有阻止,等了半天都沒有人出來,正奇怪著,所以問您,您說來訪的只有你們二位。」
「這時候我才想起,老和尚已經往生,這一幕讓我明白,原來是菩薩和老和尚要把天蓮法師交代給我!」一番話,充分說明這對信眾與僑愛講堂和成一老和尚的深刻情誼。
李德民、馬澤芝夫婦,是僑愛講堂創始信徒。李德民居士說:僑愛新村係民國46 年間完成的眷舍,那個年代,國家亂,人心更亂,成一老和尚與居士們認為,確實需要為這些離鄉背井的軍眷建立一個可以安心的共修環境,於是發起成立僑愛佛教講堂。
李居士清楚記得,當時介壽路上還是大石頭,一般車子根本進不來,建設談何容易。不過,當時的陸軍總司令劉安祺夫人、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將軍夫人等出力很多,她們不僅出錢買地,還出動軍眷和年輕人來幫忙,第一代僑愛講堂是在篳路藍縷中開啟山林。
有了講堂以後,成一老和尚每週六下午來帶大家念佛,當時的念佛堂是甚麼樣子的呢?馬澤芝居士生動地描述:其實就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的一個小屋,挑高不高,所以夏天很熱,剛開始甚至沒有桌椅,一段時間後,大家湊錢先買了四個凳子,過段時間再湊錢添置桌子。當時的住持殊度師父─大家都尊稱他「明師父」─很辛苦,根本沒有寮房,當然也沒有廚房,晚上只能在空地上搭蚊帳,做了菜也沒有桌子可放,只能放在凳子上。
事實上,「窮」是當時整個臺灣社會的共同處境,所以雖然清苦,大家卻很珍惜。由於信眾多為軍眷,大家省吃儉用,每家把公家每月配給的軍糧省下一點點,再集中起來賣掉,換取金錢來護持寺院;至於講堂的日常事務,馬澤芝居士說:就靠大家一起來幫忙,當時,大家跟現在一樣要忙著生存家計,但她經常為了白天要到講堂護持或共修,提前一晚就熬夜先把家務處理好。她說:當時雖然物質上很辛苦,但法師與居士們卻很親近,就像一家人一樣。
時至今日,他們只要提起成一老和尚,就會雙手合十,無限景仰。他們說:成老是偉大的人,為了佛教,跑遍全世界,軍眷們很多困難也都是靠他才度過難關,但是為人卻很客氣,「他是我們的皈依師,我們很尊敬他!」
事實上,馬澤芝居士不僅護持僑愛講堂的心很迫切,與臺北蓮社的因緣也很深。她說:民國51 年華嚴蓮社新建佛殿,落成後的那個農曆年她前往蓮社參加法會,當時桃園和臺北交通不便,不可能常常去,她自己也不曾造訪過新落成的佛殿,沒想到一進到新的佛殿,再進入新的誦經堂,蓮社殿堂裡的一切竟然與她前一夜夢裡的華嚴蓮社一模一樣!
成老圓寂週年時,她又做夢,這次,她們夫婦與成老一起建設的僑愛佛教講堂竟然沒有了,又恢復當年那個荒煙蔓草的空地,夢中,許多信眾只是在空地上向西朝拜,讓她非常擔憂,還好,這只是個夢。
馬澤芝居士一再對來訪者說,僑愛佛教講堂重新整修落成,今天可以有這麼莊嚴的道場,是大家的福報,希望大家可以更珍惜,更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