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華嚴誦經法會 文/陳政如
2017年10月20日(農曆九月初一)上午8時,大溪僑愛佛教講堂開始了為期十日的秋季《華嚴經》誦經法會。法會由自莊住持主法,僧眾及護法居士、善信隨喜參加,諷誦《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一至八十卷,並由主法和尚每日開示華嚴法要,大眾同沐法雨,共享法喜。
每日上午8時,法會由遮那妙體祝贊文莊嚴的唱誦開始,充滿攝受力的祝禱聲,讓從各地趕來的會眾頓感清涼,更能安頓身心,在諸佛、菩薩的慈悲加被下,同遊華藏世界,共入毘盧性海。
《華嚴經》共有八十卷三十九品,不僅份量為眾經之首,而且內容深遠幽微,一般人未經導引,不易契入。僑愛講堂每年分春、秋二季各諷誦四十卷,藉此大啟法宴,弘法利生。
自莊住持特別讚歎現場許多數十年如一日、年年參與誦經法會的信眾,不管對經義瞭解多少,仍秉持恭謹肅穆的心情參與誦經,年年都不缺席,這種精神不僅堪為大眾表率,而且每年誦完一部《華嚴》大經的功德也不可估量!相信在佛法熏習下,必能增長善根,深植智慧福德資糧。
為協助大眾進一步深入華嚴奧義,主法和尚每日就所誦經文作重點開示,因《華嚴經》結構龐大,自莊法師引領大眾可先以經書前頁的架構表作為與佛陀同遊華藏世界的導覽,瞭解每日所誦經文進度已達佛陀的「七處九會」的哪個境界。
住持法師說明:整部《華嚴經》總共有「七處九會」,第一會在佛陀成就的菩提樹下,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十信」法門,第三會在忉利天宮說「十住」,第四會在夜摩天宮說「十行」,第五會在兜率天宮說「十回向」,第六會在他化天宮說「十地」法門,這些都是菩薩成就的次第。
本次秋季華嚴誦經法會恭誦第四十一卷至八十卷,包含在普光明殿的第七、八會,宣說〈十定品〉、〈離世間品〉,從這裏開始,菩薩已經幾乎成佛,只是尚有未圓滿的菩薩行,所以佛陀開始宣說等覺、妙覺法門,以及〈離世間品〉二千行門;到了重閣講堂(即逝多林)第九會上,進一步宣說〈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揭示漸次修行的因行法門。整部《華嚴經》,佛陀從人間到天上,總計在七個地方聚會九次,其中在普光明殿就聚會三次。
為鼓勵大眾精進修學,住持法師在開示〈離世間品〉時特別帶大家認識障礙學道的「魔」。法師強調,一般佛經講到四種魔--即五蘊魔、煩惱魔、業魔、心魔--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但《華嚴經》很特別地提出有十種魔,除了上述四種之外,還有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識魔、菩提法智魔。其中死魔指的就是我們修行所要超越的對色身的執著,天魔指的是像天人一樣「富貴修行難」的障礙,這兩者大眾可能還可以望文生義,大家比較難以理解的是怎麼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竟然也是魔呢?
住持法師進一步開示: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固然是我們透過修行努力培養的德行,但如果過於執著耽溺,以少為多,以此為滿,而不再學習精進,或者耽溺於定境,或者對善知識過於依賴,或執著地認為還有一個菩提心可得,那就不是菩薩行了。所有的魔,無非是貪著執取,就算你貪著的是善根、三昧、善知識,那麼助道資糧也會反過來變成魔障。
在法會圓滿當日,住持法師鼓勵大眾,學習佛法除了恭誦經文之外,應該「親近善知識,法隨法行」,而且要多聞、多思,多實踐!根據佛傳,佛陀本人對每件事都會起懷疑的,因為每個法都要經過論證,才能瞭解背後的法則,真理絕對禁得起檢驗!佛陀自己經過嚴謹的論證後告訴我們,世間的法則是因緣法,我們應該學習佛陀的精神,不斷地在生命中修持驗證,這樣才能遠離魔障,穩健地走在菩提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