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2月23~29日 華嚴佛七

                                                                                          文/釋天學法師

      108年12月23日至12月29日僑愛佛教講堂舉辦「華嚴佛七」,依照《華嚴佛七儀軌》,每日七支香,從早上第一香起,到大迴向,其間以唱誦「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為主,每日第三支香由自莊住持開示,講述《華嚴經》要義,使與會大眾聞法修行,亦理解在佛七中如何用功攝心。29日上午10點禮請賢度寺主,為大眾演講「自力與他力之淨土行」專題,並於11:30主持「寒冬送暖活動」,發放慰問金。

       我們為甚麼要念佛?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與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嗎?念佛的目的是甚麼?求福報、求平安、求智慧、為家人求平安健康而念佛?或為累積淨土資糧而念?還是為求自我解脫而念佛?學佛者常將念佛的目標設定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莊住持在開示中,說明「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的意義,「南無」是皈依,「大方廣」是法,「佛」是覺悟者,「華」是譬喻,代表因;「嚴」是莊嚴,是以種種善因來莊嚴佛果。「經」是貫穿、軌則之義。「華嚴海會佛菩薩」,是說明種種善法成就的佛果的及修因行的菩薩,如大海般的聚集在眾會中。念此一句,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學習菩薩的發心修因行,成就佛的果德。一般人避諱談死亡,但學佛者是不一樣的,應該思維佛法――無常、苦、空、無我,所以有生,無不死。念佛的意義,應是憶念佛的因行與果德,不僅發願生生世世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到臨命終時,若能與佛法相應,就可避免內心的慌亂,亦能隨願往生。

 

        在稱念佛號時,吾人可以思考佛陀為利益眾生是如何發願,如何示現八相成道之過程。學習佛陀求道專注懇切的心,依此來憶佛念佛。如果在念佛時,想到是為自己臨終助念,是否念佛就會專注、用心些。淨土不是往生者才去的地方,是要有至誠心、清淨心――心淨,國土淨,――當下即在淨土中。

   

       其次,自莊住持提到四十二字陀羅尼,以音聲入法性的善知眾藝童子能通達五明,僅傳善財童子智字法門。因為字母乃眾藝之勝、書說之本,每一字皆入般若波羅蜜門,而一字又通達無量。《華嚴經》的四十二字母,是由四十二個悉曇字所排列組合而成。此亦可說是總攝佛教之教法,所以又被稱作「華嚴字母」。

      字母,又作悉曇字數。「悉曇」意謂祈求成就吉祥,後演變成為字母的總稱。梵字字母,大抵分為「摩多」與「體文」。然而,「摩多」一詞有「母親」之語義,稱之為「韻」,即梵字中母音字;「體文」就是子音字,由於附加上母音符號而作成各種字的本體,故稱為體文。此為生諸字之母,故稱為「字母」。字母的說法並非《華嚴經》的專有名詞,其它經論也常論及,漢傳佛教就有十餘部之多。以般若經系為主軸,《大智度論》對四十二字陀羅尼之解說亦詳述甚盡。

   

       第三十九品經,分「本會」頓說佛果功德,與「末會」漸說成就佛果之過程。善知眾藝童子初見善財,就告訴他說:「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具足圓滿善知眾藝。」此是唐般若三藏翻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卷31所言。善知眾藝者: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59 說:「謂以無礙智窮世間之伎藝故。」《勝鬘寶窟》云:「無礙智者,於世諦法知之自在也。」眾藝者,即是所知所解世間技藝、文字等也。善知則是能知巧智,善巧轉變。以善巧智慧轉世眾藝,成出世般若智,它以善巧量智為體。也就是說,善知是能知之智,眾藝是所知之技藝。又以無礙智巧通達眾藝,成出世般若,故名為善知眾藝。

      《華嚴經》中三番遍明六位行法因果,〈入法界品〉即屬於第三番遍明行法因果,藉由善知識的所在、名號、法門等面向可以顯示出善知識在寄位修行中的修證體性與行相。四十二字母以「阿」字為首,「阿」字亦可配於其他字母。另外,阿字於梵文中表「無生」之理故而諸法無差別之義。依《華嚴經》的解釋,此四十二字母,一一皆入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門,菩薩得此無生,達諸法空斷一切障故。字母同時還是諸解脫的根本字,若修行到位,唱誦字母,不但入般若波羅蜜門,還得解脫。

 

       澄觀清涼國師將《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善知識具有的行相分為「寄位修行相」、「會緣入實相」、「攝德成因相」、「智照無二相」、「顯因廣大相」。從摩耶夫人以下的十一位善知識,包括善知眾藝童子在內,都是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住等,成普、別兩行,契證法界故。此善知眾藝童子所唱持的四十二字門,雖然字字不同,但悟入實相之理則是不變的。華嚴字母具有「相即」、「相入」、「相容」、「相攝」之圓融觀思想。四十二字門入無量波羅蜜門,以實相之無礙智通達眾藝,這即是此童子闡述之法門。

   

        自莊住持在佛七中,一再強調應以法攝心。「佛」代表「覺」,「法」代表「正」,「僧」代表「淨」。憶念佛的功德、憶念法的殊勝,將佛法放在心中,使內心淨化。然而我們口念佛,意想佛,身禮佛,此正是三業清淨。每個實相門皆彰顯三種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乃能詮之文,般若為所詮之法,語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觀照乃般若之智用,因觀照明了諸法無相,皆悉空寂,以顯即體之用,故名觀照般若。實相即般若體,明了一切諸法皆空,離一切虛妄之相,故名實相般若。

  

       七天的加香佛七,於念佛、繞佛、止靜、聞法、經行、跑香、懺悔中,迅速圓滿。在莊嚴的佛號聲中,踏著穩定的步伐,內心逐漸沉穩。與會大眾,人人法喜充滿,猶如佛光普照。依此善根因緣,祈願感得正報莊嚴,智德圓滿;依報殊勝,福德圓滿。菩薩於生死流轉中利樂度脫眾生,讓慾火之河變成福慧之江,奔流至無盡法界大海,共成成佛資糧。祝禱人人皆能離苦得樂,願生華藏世界中,大寶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