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友天地_僑愛佛教講堂信徒 劉牛玉枝居士,歡喜護持

僑愛佛教講堂信徒

──劉牛玉枝居士,歡喜護持

 

        在僑愛佛教講堂,每回共修時,都可以見到一位永遠笑臉迎人、仿佛彌勒菩薩一般的菩薩,那就是劉牛玉枝居士。面對採訪,她謙始終稱自己不會說話,只是強調來講堂實在非常歡喜!她以溫暖的笑容,讓大家感受到佛法以及僑愛講堂示現在她身上的力量。


       今年六十五歲的牛居士,算是講堂信眾中的中生代,有意思的是,她在僑愛講堂的學佛經歷,可以說是僑愛講堂逐漸本土化過程的見證人。


       僑愛講堂早期籌建元老,多為一九四九年後因戰亂遷居來臺的軍眷,第一代護法居士們大部分是從大陸攜家帶眷、舉家遷臺的信眾,隨著時間過去,原來比較年輕、離開大陸時尚未成家的軍人終於逐漸變成“老兵”,迫於遲遲無法“打回大陸去”的現實,逐漸有人在臺灣娶妻生子,劉牛玉枝居士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嫁到僑愛來的本省媳婦。她的先生是當時社會上所謂的“老兵”,年紀整整比她大了廿歲。


       牛居士說,她的個性一向靦腆、內向,要不是僑愛眷村的鄰居們帶她來講堂,她可能仍然是過去那個性格有些封閉的人。帶她來講堂認識佛法的鄰居們,基本上都是與她年齡相仿的護法居士,她們的父母親就是跟著成一老和尚一起篳路藍縷創建講堂的第一代護法居士,也就是所謂的“外省人”,但是,“外省人”鄰居與這位本省媳婦仍有互動,所以,在她尚未成為信眾之前,就因為這些鄰居長輩的呼籲,經常參與寺院的護持。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七月,鄰居媽媽都會發動米捐,雖然大家都窮,但不管是不是信眾,大家都願意盡可能把米袋裝滿,為講堂的建設盡一點微薄的心力。


        牛居士說,緣分實在是很奇妙的!過去她雖然年年參與護持,住得也不遠,卻從來不曾進來講堂。十多年前有一天,鄰居陳鳳妹居士誠懇邀約她一起參加法會,個性靦腆的她,因為有伴,所以就來了,不可思議的是,從來不曾參加法會、更不曾誦過經的她,竟然當下就被師父的梵唄聲打動!「那時我就覺得:哎呀!師父誦經怎麼那麼好聽?!第一次跟著念誦,怎麼念得那麼順?!就喜歡上佛法了。」


      她的歡喜心就此點燃,從那時開始,每次共修及法會從來沒有缺席過,在家裏也勤做早晚課,就這樣越用功、越歡喜,這一歡喜就過了將近廿年時間,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先生中風等人生起伏,只要一來講堂,她就感到歡喜,感到沒有煩惱。


      由於是經過眷村鄰居引介來講堂的,所以牛居士跟她們一樣,稱呼成一老和尚為“師公”。她說,師公當時年輕,比較常來講堂,雖然因為口音重,老和尚的開示只聽得懂一部分,但是當時信眾與師公之間是很親近的,她們也會去臺北探望師公。老人家很親切,很慈悲,總是招呼大家到他辦公室坐,還會拿水果點心給大家吃。


      算一算,在講堂將近廿年,前後經歷了明度、慈汶、乘度、天蓮、自莊法師五任住持,講堂各方面都越來越好。她自己也因為學佛的關係,從一個連跟人家聊天都不敢的人,到可以跟講堂這麼多師姐學習。今天,面對採訪,她仍然話不多,卻很樂意跟大家分享學佛的喜悅.問她學佛有什麼好?她說:「我不會說啦!實在足歡喜啦!」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