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10月19~28日 秋季華嚴誦經法會

        2018年10月19日至28日,桃園大溪僑愛佛教講堂啟建十永日秋季華嚴誦經法會,由自莊住持主法,常住僧眾及大學部學生共同參與。此乃接續春季華嚴誦經會後的第四十一至八十卷經,每年春秋二季誦完一部《華嚴經》。本次從第七會到第九會,由差別因、差別果至平等因、平等果,〈十定品〉後的修因契果生解分至依人證入成德分,從等覺至妙覺。若干資深信眾十天中皆準時全程參與,每日分五支香,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三十分結束,法會過程除了誦經還唱誦「華嚴字母」,第二支香自莊住持開示結束之後接著就是華嚴午供,大眾隨著法會緊湊的步調,皆能身心安住,一同翱遊於華藏世界海中。

 

 

       整部《華嚴經》介紹從初發心至完成佛陀本願之過程,於中皆不離普賢菩薩行願實踐。首日自莊住持簡略說明:大經的七處九會、三十九品、五周四分因果圖表之架構,十定品的重要法義。法會第四日,已進入第八會〈離世間品〉,自莊住持引用覺林菩薩經偈曰:「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透過仿效普賢菩薩的修學,用心畫出一個雖處世間卻無染著的莊嚴淨土,這才是所謂的離世間。

  

 

    普慧菩薩的二百問,普賢菩薩的二千酬,是為求佛法者一層一層的分析、說明如何修習菩薩道,其中有段經文是說有十種捨離魔業的方法?修學菩薩道,定要有種眾生行。眾生行則是成熟善根的有情。行者應和眾生打成一片,深入人間、深入社會,而非受眾生影響,進而引領眾生向善走向光明。實際生活的點滴就是學佛之基礎,更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俗話說「同流不合污」,這是很難的境界,此就是種捨離魔業。

 

       如何實踐普賢行?普賢行應融入生活中作為修行的指標,令其社會化、大眾化。一般有情想要勤修妙行而恒不放逸,實為艱難。不管吾人如何聽聞、如何依止、如何學、如何行、如何隨順、如何發願……,若能隨時隨地覺察、了悟自我身心,此即是行於佛道捨離魔業。

 

       若談修行,首先得檢視自己是否具備正確學佛心態(正信),亦即避免成為污器(充滿邪見)、覆器(因自滿、我慢無法再學習)以及漏器(無法專注憶念善思惟)。若能遠離此三種狀態,則為捨離魔業。 

 

       10月27日法會第九天,為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正逢秋華誦經法會。會中,自莊住持法師講解觀音菩薩名號緣由及涵義。除《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學觀音菩薩之事跡外,法師又舉《法華經》、《心經》所記「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為與會大眾開示其智慧與慈悲救度眾生的解脫法門。總的說來,觀音菩薩慈悲的形象從古至今皆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實為現代社會信仰之歸屬。最後,法師勉勵吾人應當具足智慧與慈悲,如觀音菩薩利益眾生,先使離苦,再得究竟安樂。

                                       

     

        10月28日上午十一時,賢度寺主親臨會場,主持第四屆金獅獎頒獎典禮,開示明年標題乃依「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主軸。圓滿當日下午一點三十分誦《華嚴經》卷八十,第五支香禮佛大懺悔文、蒙山、普佛拜願及送聖等。常住、學生乃至與會大眾,人人皆法喜充滿。自莊住持會後再次感謝法會期間協助講堂廚房及大殿的義工菩薩,從早到晚沒有一天缺席。最後以滿載祝福作結,恭祝大眾身心安康、吉祥如意、菩提道上福慧駢臻,早成佛道。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