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3月5日 觀音菩薩聖誕紀念法會
觀音威神遍十方   廣大示現無分別
文 / 天學
 
 
    僑愛佛教講堂,3月5日啟建觀音菩薩聖誕紀念法會一永日,亦是感念菩薩悲願度化眾生之恩德。因應講堂六十週年慶的影片製作,本日法會敦煌傳播將作錄影。上午9點,第一支香戒定真香、楞嚴咒、觀音讚偈、觀音聖號和拜願等,讚頌菩薩之聖德;第二支香10點30分,由法師在前帶領信眾一起排班上大殿,接著午供,爐香乍爇讚起法師及與會者有序不紊出位在佛前供燈,場面溫馨莊嚴。午後1點30分開始,諷誦《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四支香晚課《禮佛大懺悔文》,加持〈蒙山施食〉及延生、往生迴向等。
 
 
    法會開始前自莊住持開示:娑婆世界猶如無邊際的苦海,眾生在此苦海裡,頭出頭沒。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隨順眾生得度因緣,即現三十二應身,尋聲救苦。觀音菩薩以慈悲之航救度眾生,從生死海中出離。若得度因緣成熟眾生,無論在何處―於何方所,虔誠祈求,菩薩皆能滿眾生心願,協助有情離苦得樂。此亦說明觀音菩薩,為何於娑婆世間因緣殊勝廣為人知與尊敬信受。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其中「觀」是一種能觀之智慧,「世音」則屬所觀之境界。能觀的智慧加所觀的境界,和合即成為觀音菩薩普門度化的基石。「世」有時間與空間,從十方及三世,可了解觀音菩薩度化眾生的廣大及無邊。「音」是從世間眾生之苦境,菩薩尋聲救度,說法以度,如〈普門品〉中「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來闡述。
 
 
     觀世音菩薩,亦稱「觀自在菩薩」,佛教詮釋「自在」是指解脫後之「生死自在」,不受煩惱、輪迴之苦。「自在」乃從內觀自心,遠離或斷除煩惱。此亦為諸佛及菩薩摩訶薩所具備之功德,故亦稱為自在人。所謂「自在」亦可解釋說是一種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境界。自在到底在何方呢?又在何處不自在呢?若於聖者階位說自在,相對處凡夫位則不得自在。因為聖人從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作出發,故聖者得自在,凡夫則不然。佛法講自在,是指一個能離煩惱繫縛,心無所執而談。
 
    修學佛法目的要有自我觀察之能力,善是相對於惡而說,瞋恨乃緣於外境和自心煩惱磨擦而生出的不自在,令人憂悲苦惱。若遇逆境時,提醒自己勿落入內心的煎熬如「地獄」一般;相當於若順境來時,亦不可飄飄然像飛入「天堂」似的忘形。萬法的真實相貌,其性本空。諸法的本質乃眾緣和合而生,心勿隨境而生妄執,才能無所掛礙。觀音菩薩相好莊嚴,具足神通妙用,慈能與樂、悲即拔苦。在觀音菩薩誕辰紀念日,學習菩薩的般若妙智及廣大悲願,依觀音菩薩的普門,修學種種自利、利他得福慧二足尊,廣植善根,化導群生同登彼岸!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